“十四五”内蒙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个有力措施
来源:内蒙古日报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,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一个五年,也是内蒙古走好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,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。2021年2月初,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“关于印发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”,正式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国民经济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全部内容。
展望“十四五”,内蒙古日报记者发布了采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李仲开的报道内容。李厅长谈到“十四五”时期,内蒙古要从以下五个项目建设方面采取有力措施,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。重点是支持企业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、制造业创新中心,力争使行业骨干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创新平台,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。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建设一批、自治区级“双创”示范基地和众创空间。鼓励企业研制、销售、使用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、新材料首批(次)产品,支持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进入国家推广目录。
绿色制造工程。对标能效“领跑者”,推广应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,促进节能降耗、清洁生产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推动能源梯级利用、水资源循环利用、固废综合利用,构建循环产业链,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、示范园区和示范城市。
园区基础能力提升工程。科学确定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方向,以产业规划引导工业园区错位发展、有序竞争,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。围绕主导产业延链、补链、强链布局项目、整合园区,支持合作共建园区,促进产业集聚、集群、集约发展。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产业发展承载力。加强考核引导和约束,建立以单位土地面积投资、税收贡献及创新驱动、绿色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。
智能化改造工程。重点是加快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、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推动实现整个制造业提质换挡升级。对标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,加快“两化融合”改造,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标全覆盖。实施“机器换人”计划,推进智能化改造,打造智能车间、智能工厂。发展基于大数据、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制造等服务型制造模式。建设若干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和行业支撑力的工业云平台。
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培育工程。重点是围绕大型骨干企业配套和产业集群打造,培育一批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促进产业融通发展。围绕“众创业、个转企、小升规、小巨人”的企业成长路径,挖掘小微企业发展潜力,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。支持小微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,促进小微企业做精做强。培育一批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引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、精细化提质、特色化竞争、新颖化改造。打造细分领域的“小巨人”企业,在产品、技术、业态和经营模式上引领行业发展,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“排头兵”。
图1:内蒙古宏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首台套装备
图2:内蒙古宏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创新平台